人类之所以尊重医生,就是因为敬畏生命。如果你做不到尊重医生,至少也要做到不伤害医生。
日前,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医生王俊在接诊过程中被患者家属殴打致重伤,不幸离世。5月以来,广东、重庆、江西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暴力伤医案件。尽管行凶者受到了强烈谴责和法律严惩,但弥漫的戾气,如同一场厚重的雾霾,笼罩着医生的心。
连续的伤医案件,令我想起一件往事。著名文学家夏衍在临终前几度昏迷,有一天晚上病情恶化,身边人员对他说:“我去叫大夫。”此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叫医生与请医生,一字之差,境界迥异。一个人对待医生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一个尊重生命的人,自然会尊重医生。
也许有人说:过去医疗行业风气好,医生确实令人尊重;如今医疗行业风气不如过去,医生很难让人再尊重。总说医生很累很辛苦,难道患者就不累不辛苦吗?哪个行业都不容易,为什么偏偏要尊重医生呢?
其实,尽管时代在变,但医生的追求没有变,医患关系的本质也没有变。尊重医生,是人类在生命延续中达成的共识。因为医学是爱的产物,也是人性善良的表达。既然生命至上,医生作为生命的守护神,理应受到特殊礼遇,这难道不是尊重医生的理由吗?
况且,医生是你一辈子离不开的人。人的一生,从起点到终点,都需要医生的陪伴。人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往往是医生,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常常是医生。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你可以选择不当医生,但你不可能不当病人。没有人敢说,这辈子绝不和医生打交道。即便医生,也会生病。健康的时候,你也许想不起医生。当你生病的时候,你肯定离不开医生。如果说疾病是生命的暗夜,医生就是那个为你提灯的人;如果说疾病是生命的寒冬,医生就是那个为你生火的人。
当患者生命垂危时,医生总会倾尽全力救治。微信朋友圈里曾流传过一张照片:在重症监护室里,患者躺在床上,医生靠在陪护椅上,戴着眼罩,和衣而卧。患者是一名农村少年,医生和患者素不相识,却日夜守护,不离不弃。医生如此对待患者,是源于内心的善良和慈悲。每当一个病人抢救失败,医生往往比谁都难过,这种难过,不是谁都能理解。每当一个病人抢救成功,医生往往比谁都快乐,这种快乐,不是谁都能体会。即便刚刚被不理智的患者辱骂过、殴打过,医生擦干泪水,依然会继续抢救病人。曾有一位医生说过一句让人泪奔的话:“不要再打医生了,如果实在需要打,请不要打死,打残废就行了,因为有一天,当你病了,他还可以坐在轮椅上帮你诊疗。”
当患者还有一线希望时,医生不会轻言放弃。一位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虽经全力抢救,依然昏迷不醒,病情持续恶化。随着住院账单越来越厚,家属屡屡暗示放弃治疗,但是,医生却不愿丢下自己的病人。一个素昧平生的医生,竟成了最想让他活下来的人。也许,这就是现实。有时,在你最难的时候,朋友可能背叛你,家人可能放弃你,但医生不会抛弃你。医生就是这么“轴”,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坚持到底。因为病人活下来,就是对医生最大的奖赏。
当患者需要帮助时,医生总会施以援手。每当夜幕降临,只要医院的灯还亮着,你就会睡得踏实。因为你知道,医院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不管什么日子,总有一群医生在值班待命。当你遭遇突发疾病时,无论身边有无亲人,医生都会奋力抢救。有了这份笃定,你的内心就不会慌乱。假如有一天,医院关门了,医生不见了,你还会如此淡定吗?
当然,医生这个群体并不完美,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谁也无法取代医生的地位,谁也无法否定医生的伟大。人类之所以尊重医生,就是因为敬畏生命。如果你做不到尊重医生,至少也要做到不伤害医生。
只要生命还可贵,医生就应该永远受尊重。为了让每一位病痛者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护,请对医生好一点吧!
源于《人民日报》2016-05-20 白剑峰
附: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近日,一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河北省馆陶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纠集多人在医院滋事,女医生王萍遭患者家属围攻,在逃生时不幸坠楼身亡。此事在医务界引起强烈震动。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
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源于《人民日报》2013-05-17 白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