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现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而被授予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作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华人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取自《诗经》的名字,宿命般将她与青蒿,和古老的中医药连接在一起。“屠呦呦”入选百度2015年度十大热议话题。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
●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青蒿素因此定名。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2月,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以屠呦呦为例,希望“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5年,作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注定将被人们记住。
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初悉屠呦呦的获奖,大部分中外民众的反应仍是:“屠呦呦是谁?”
让时间回到2015年10月,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屠呦呦名字的地方。10月5日上午十点半,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论坛”会议室中塞满了人,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即将在这里产生。
按照惯例,评审会主席齐拉特采用一句瑞典语一句英文的形式发布获奖者。坐在观众席上的中国人王燕洁隐约从瑞典语中分辨出了yo yo tu的发音:“我感觉像是中国科学家。”她立刻低下头用拼音在百度里搜索Yo yo tu。
在现场,和王燕洁一样埋头搜索的还有许多人,“屠呦呦”这个名字即使对于中国人来说都略显陌生。屠呦呦不是中国工程院抑或是科学院的院士,在国外网站中,关于她的信息更是少得可怜。
而她的成就与争议都与时代相关。1969年,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身份,进入全国性抗疟研究项目“523计划”中。当时,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抗美援越”,阻止疟疾在越南军队中肆虐。
但计划进展并不顺利。在项目组尝试多种方式抗疟无果后,屠呦呦在翻看东晋药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时,发现书中所用的青蒿素抗疟疾的提取方法是“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的“水煎”。
以此为基础,屠呦呦尝试用低沸点溶剂提取避免高温对药物效果的破坏,最终获得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她的这一发现,也成为后期抗疟疾药物研发的基础。
但世人对屠呦呦的认识仍极其有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关于青蒿素的论文大多以集体名义发表;1972年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青蒿中性提取物实验结果时,报告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
直到2001年,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青蒿素的广泛使用才获得国际权威“背书”;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奖,此奖项被业界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然而,对于屠呦呦获得诺奖的解读,从来未曾停止。10月5日的发布会上,一位记者举着手机提问:我在网上看到屠呦呦的介绍很简短,她发表的文章也大多是中文,诺奖评选委员会将奖项颁给他,是不是为了鼓励中国传统中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出炉后,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对此,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回应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只是鼓励科学创新的精神,和中药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屠呦呦取自诗经的名字,已如宿命般,将她与青蒿,以及古老的中医药连接在一起。她的获奖,更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持续多年的中医药存废争议。
获奖后,屠呦呦不遗余力地在多个场合推广中医。“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这是她在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在2015年12月10日的诺奖颁奖礼上,屠呦呦更将中国传统医药的高度进一步拔高:“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对中国的中医药业者来说,诺奖的舞台,更像是一次难得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传统中医药的公关活动。但其背后, 却是中医中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节节败退。
在欧洲,中国中药企业早已在进军欧盟市场的道路上全军覆没。2004年,为了加强对植物药的安全使用和监管,欧盟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遗憾的是,截止日期之前,中国的中药企业没有一家完成注册。
在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药因为成分机理不明,含量标准不一,甚至连申请新药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作为膳食补充剂或保健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直到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新药认证标准发生观念性转变,中国中药品种得以参与美国的新药认证程序。
1996年,原国家科委曾正式提出要“敲开FDA大门”,资助包括复方丹参滴丸、双黄连片、桂枝茯苓丸、七叶皂甙等7个中成药进行国际化研究,鼓励其以药品形式加入FDA新药认证。但19年过去了,中国仍没有一个中药通过FDA的新药认证而进入美国市场。
现在,屠呦呦的获奖给一蹶不振的传统中药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诺贝尔颁奖礼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陪同屠呦呦一起到了瑞典。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他表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兴趣很大”。
中药“留洋”已非单纯的市场行为,有时也不得不承载着为中医药正名的特殊使命。种种迹象表明,屠呦呦的获奖,已经让中国传统中医药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与关注。
2015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以屠呦呦为例,希望从业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另一个例子是,2015年12月21日,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旦草案获得人大立法表决通过,中国将有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这距离上世纪80年代提出对中医药进行立法的提议,已经整整过去了32年。
源于《南方周末》 2016-01-01 郭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