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喝酒的学问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无论是大聚小聚,都少不了喝酒,因为自古以来,饮酒就是各种应酬场合中调动氛围、沟通感情必不可少的纽带。然而,过量饮酒、甚至醉酒的危害不可小觑,长期酗酒还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脑病等慢性疾病。因此,春节饮酒时需谨记八字箴言:“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酒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和情感交流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之际,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就可以发挥彼此沟通,传递友情的独到作用。俗语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是宴”,可见酒是节日宴席中不可或缺的。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由于劝酒的兴起,人们常常以酒喝的多少来度量感情的深浅。相信现在的中老年人都是感受过那段劝酒文化最凶残的时候,多少人因为酒而出事?看看新闻,因为酒驾使自己和别人家破人亡的,饮酒过度酒精中毒甚至死亡的比比皆是。世卫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全世界因有害使用酒精导致的死亡人数33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有害饮酒。由于近年来关于酒驾方面的严查以及因酒而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的原因,劝酒的行为才渐渐少了。

有的人千杯不醉,而有的人却一杯倒,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以前还流传过喝酒上脸是因为酒量好的谣传,认为喝酒不上脸是因为酒都被肾吸收了,后来有专家辟谣才知道,喝酒脸红说明人体缺少酒精代谢相关的酶,是酒量差的直接证据,即使经常喝酒也不会把酒量“锻炼”出来,反而增加食道癌、肝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风险。

大量饮酒所造成的酒精急性中毒,可以使人丧命。即使少量喝酒所造成的慢性中毒也极有害。它还能使心脏松软,收缩乏力,心脏胀大,血管硬化。常喝酒还对肺不利,容易得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和肺结核。饮酒更易使人得胃病和胃癌。酒尤其能损害肝脏,使肝容易硬化。此外,年轻人正在发育成长,如经常喝酒,除上述害处外,还能使脑力和记忆力减退,使肌肉无力,性发育早熟和未老先衰。

长期喝酒的中老年人注意,酒已经对你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了。你现在身体的不适甚至是病痛说不定就是因为酒的缘故。现在是时候检查一下身体了,因为长期饮酒会出现许多和过量饮酒相关的健康问题,而且大量酗酒还会对肝脏产生的缓慢而不可逆转的损害。一般情况下,肝脏能够将酒精的毒性处理至安全水平。但是,如果肝脏受到多年滥用酒精的影响,就会开始产生疤痕组织,最终肝细胞无法再生。一旦发生这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就几乎是被判处了死刑。这些患者的存活率只有五年,比许多癌症患者更低。因此必须在尘埃落定之前、阻止患者继续酗酒、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少喝酒、最好不喝酒。因为酒本来只是助兴的媒介,人们聚在一起,最应该关注的还应该是彼此的交流,完全不需要本末倒置、依靠酒喝的多少来决定感情的深浅。

关爱和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的身体,请从现在开始……

 

附:喝酒的学问

1、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喝酒?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人类依赖酒精的道理之一。因此,人类杜绝喝酒是不现实的,只能限制喝酒。

2、为什么喝酒应适度?

饮酒和中风危险的临床观察性试验显示,两者之间是一种J型曲线关系,适当程度的饮酒引起缺血性中风降低30%,而大量饮酒引起至少增加了60%的危险性(2003年2月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结果显示每天饮用少于2个酒精饮料或者24克,能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危险,而饮用5个或60克以上的酒精,将显著增加任何类型中风的危险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 。

因此,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每日以不超过白酒2两为佳,少喝和多喝都不利于健康,这是中国儒家“中庸”原则的最好体现。但是考虑到个体酒量的差异,一般应以全身微热为度,根据个人的酒量进行浮动。这样喝酒刚好能充分发挥血管扩张,加速循环的作用,而酒精其它的不良作用则降到最低限度。

3、怎样选择酒?

酒精饮料中的杂质可造成身体损害。这些杂质包括低分子量醇类(如甲醇和丁醇)、酯类、组胺、酚类、鞣酸类、铁、铅和钴。有些杂质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脑神经元的活动;例如,甲醇,可引起头痛。

喝酒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甲醇等杂质造成的。喝假酒(甲醇含量高)会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因此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如出现头痛和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表现,要排除甲醇中毒(假酒)。

根据上述原理,酒的种类选择,还是应遵照“精品”原则。有些学者认为,“精品”与“高档酒”是两个概念,很多价格非常便宜的酒,由于是直接用粮食酿造的,对人体有损害的“杂质”很低,喝后“不头痛”。一些用“基酒”勾兑的酒,如清除杂质的工艺不过关,喝后会出现头痛。

4、饮酒需考虑温度吗?

酒类的饮用是有最佳温度的。如:

(1)黄酒:适当加温后饮用,口味倍佳,一般以不烫口为宜。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

(2)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香气也浓郁。邪杂味消失。

(3)啤酒:较适宜的饮用温度在7-10℃之间,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温度更低些,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酒置于冰箱内冻至表面有一层薄霜时才拿出来喝。

(4)葡萄酒:不同的葡萄酒适宜的饮酒温度有所不同。

  1.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8-12℃;
  2. 香槟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6-8℃;
  3. 新鲜红葡萄酒:12-14℃;
  4. 陈年红葡萄酒:15-18℃。

5、饮白酒前需热一下,有道理吗?

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所以,民间讲“喝烫酒,不伤身体”,是有一定道理的

6、如何解酒?

用咖啡和浓茶解酒并不合适。喝浓茶(含茶碱)、咖啡能兴奋神经中枢,有醒酒的作用。但由于咖啡和茶碱都有利尿作用,可能加重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的失水,而且有可能使乙醇在转化成乙醛后来不及再分解就从肾脏排出,从而对肾脏起毒性作用。

咖啡和茶碱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与酒精兴奋心脏的作用相加,可加重心脏的负担;咖啡和茶碱还有可能加重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

最好不用咖啡和浓茶解酒,还是喝些果汁、绿豆汤,生吃梨子、西瓜、荸荠(马蹄)、桔子之类的水果来解酒更好。

本文原作者孟庆义主任为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急诊医学专家

 

附:长期酗酒的后果

我父亲如果还活着可能今年已经76岁了,但他很早之前就去世了。他在八年前死于肝硬化。我父亲是一名有着爽朗笑声的优秀男子,为人很热情,但他也是一个酒鬼,长期沉溺于酒精最终导致了死亡。多年来,我回忆起无数关于父子亲情的温馨画面,但也牢记着他在医院临终时的可怕场景,那时我握着父亲的手,他业已处于昏迷状态,他的皮肤泛黄,肺部积水,由于多年滥用有毒物质,肾脏和肝脏也最终停止了工作。没有其他身为人子的人会有这样的回忆吧?在整个社会中,酗酒导致的死亡是极其常见的疾病,每当我遇见在这条相同的毁灭之路上挣扎的病人就会感到心痛。我想在此回顾一下酗酒和肝脏疾病的基本知识,希望读者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你们所关心的人。

酗酒的社会影响

与心脏病等其它常见疾病相比,酗酒会产生更具破坏性的社会影响。酗酒不只是对酗酒者本人有影响,也会影响他(她)的家人,令那些痛苦而无助的人们多年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陷入每况愈下的地步。

这并不是说许多其他疾病并不可怕,对人不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说吸烟会导致家庭成员患上二手烟疾病。但是酗酒造成的不良回忆确实会困扰酗酒者的家人——回忆中包含了父亲醉醺醺地回家时我们因害怕而冷漠相对的情景,当父亲拒绝交出汽车钥匙时妈妈哭泣的情景,以及父亲的腹部日益胀大、他的记忆力下降、肝功能开始衰退的情景。

什么是酗酒?

许多人可能有酗酒问题但却没有意识到,甚至无法假装承认它。通过谷歌搜索“酗酒”一词,你会找出许多定义,其中有一条将酗酒简要地定义为“尽管会对身体、社会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是重复使用酒精”。还有一条关于“滥用酒精”的基本概念认为:酗酒者所面临的风险和健康危害,可以通过饮酒的量来加以定义。具体如下:

        一名男性每周饮酒超过15杯。
        一名女性每周饮酒超过12杯。
        任何人一个晚上饮酒超过5杯。

想知道生活中您本人或某个人是不是酒鬼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来加以分辨。
1. 你是否感觉自己需要减少饮酒量?
2. 有人因为饮酒而批评过你吗?
3. 你是否对饮酒感到愧疚?
4. 你是否感觉清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喝一杯酒来缓解紧张情绪或摆脱宿醉?

如果您回答“是的”请接着往下看第二个或者其余的问题,如此一来您就可能有酗酒问题,或许它已经损害了您的肝脏。上述问题被称为CAGE问卷调查(请参考网页资料:http://www.patient.co.uk/doctor/CAGE-Questionnaire.htm),医生们用这种方式筛查酗酒。您回答的结果如何?

肝脏疾病的征兆

在造成永久性肝损伤之前,会长期出现许多和过量饮酒相关的健康问题。例如:如果晚上喝酒便不可能有正常的睡眠模式。最初的一个小时里您或许会昏睡,但半夜里酒精消失后您的身体可能会醒来。而且,饮酒次数过多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和肝炎。许多急诊室医生都非常了解另一个酒精引起的问题——酗酒者可能会突发大出血,血从喉咙里爆裂的血管中流出,这种现象有时是致命的。长期饮酒也会对大脑的某些部位产生毒性作用,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但是我们主要关心的是酗酒对肝脏产生的缓慢而不可逆转的损害。一般情况下,肝脏能够将酒精的毒性处理至安全水平。但是,如果肝脏受到多年滥用酒精的影响,就会开始产生疤痕组织,最终肝细胞无法再生。一旦发生这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就几乎是被判处了死刑。这些患者的存活率只有五年,比许多癌症患者更低。这就是全科医生为何如此重视对患者进行酗酒筛查的原因,因为我们必须在尘埃落定之前阻止患者继续酗酒。

在酗酒和肝硬化的最后阶段,患者会在自己亲人的生活中遗留下抹不去的污点。在现代社会,死亡和垂死的场景与我们的生活相隔很远,因而很难向人们传达肝硬化病人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会是多么可怕。肝脏衰竭后,人体无法再处理体液,病人的双腿因而积水,水肿现象缓慢地往上蔓延至腹部。当病人的皮肤和眼睛变黄时,医生们便知道这名病人已然踏上了黄泉不归路。

最终和最令家人感到不安的部分则是精神混乱,它被称为“肝性脑病”。患者最初只是轻度的意识混乱和情绪化,但随后可能很快变为昏迷。在我住院培训期间,亲眼看到许多酗酒者由于精神混乱再度发作而多次被送进医院。医生给他们开具了处方药后就送他们回家,不料仅仅几周之后,他们就又回到了医院。这些病人被送进医院的最后一次通常就是他们的肝脏和肾脏简直快衰竭的时候。家人们会陪在他们身边守夜,等待那悲哀、无助的临终时刻到来。

如果我在这里所说的话听起来有些令人毛骨悚然,那是因为我希望社会上的人们不要再将酗酒美化成开心的娱乐活动。我希望大家能够重新看待那些在中国酒吧里大肆饮酒的同伴们,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在哭求帮助。我希望中国的商人们能够抵制住社交压力,不要在宴席上无止境地喝白酒。我希望“只在晚上喝两杯葡萄酒”的人能够意识到喝这点酒实际上也可能损害他们的肝脏。我希望所有这些情况都能有所改善,因为我亲身体会过酗酒者所能带给亲友的危害。

如果您推测自己可能是个酒鬼,怎么办?

首先,我要祝贺您,因为您正视了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您需要知道您并不孤单。有许多人和团体可以帮助您。

  • 您的家人关爱您,担心您。请让他们知道您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让他们参与其中。
  • 您的家庭医生会检查您肝脏和肾脏的健康状况。
  • 实际上一些较新的药物或许可以帮助您戒酒。医生会与您一起讨论可供选择的方式。
  • 从戒酒到处理潜在压力和抑郁,再到修复由酗酒引起的家庭和工作问题,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能在很多方面为您提供帮助。
  • 嗜酒者互诫协会(戒酒无名会)仍然是全世界酗酒者寻求康复和帮助的强大资源。北京和上海两地均有该组织:
  1. 北京热线电话:13911389075,邮址:beijingfellows@yahoo.com,网址:www.aabeijing.com.
  2. 上海热线电话:13917804121,邮址:aapudong@yahoo.de,网址:www.aashanghai.com.

父亲留下的财富

尽管与父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有过许多痛苦回忆,但我最深刻的记忆却是美好的。我会永远记得他的笑容,那笑容能照亮整个房间,它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显然,父亲病中的生活对作为医生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发现自己特别能够理解那些具有类似问题的患者。我确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弥补我对父亲的亏欠。哪怕只有一个读者,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他改变他的生活道路。

作者:Richard Saint Cyr(圣西睿智,北京和睦家医院全科医生)

P.S.:

如果您想了解酗酒和肝硬化的更多信息,请拨打(010) 5927 7067联系圣西睿智医生。

如果您不在北京,请致电离您最近的和睦家医疗集团旗下直属医疗机构。上海:(021) 2216 3900 广州:(020) 8710 6000

 

醉酒的十三种死法

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喝过酒,喝过酒的人几乎都“醉过”,因醉酒而死的人也不少。但只有极少数是真正“醉”死的,而大多与家庭护理或医疗处置失当有关。另外,广大酒民们也都应该认真学习一下这篇文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对于我们临床工作者,多数人一生中都接触过“酒”。急性酒精中毒也是各大医院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气候寒冷地区,且就诊时间多为深夜或凌晨。作为一位急诊医生,处理急性酒精过量或中毒这些常见问题时,需认识到喝酒是可以死人的;喝酒一般是死不了人的,如发生意外死亡,极少数的患者是真正“醉”死的,很多情况是因为酒民们不了解医学常识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义气拼酒所致;而当然也有因为当时的医疗和护理处置失当有关[1]。因此,怎样能治好急性酒精中毒病人,不让患者发生意外。需要掌握喝酒有多少种死法?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尽可能的挽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生命。

饮酒后猝死的原因至少有八种:误吸、急性胰腺炎、心脏急症、脑出血、双硫仑样反应、低体温、横纹肌溶解、洗胃后低渗;当然还有一些少见的状况也应该了解……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只有了解这些酒后猝死机制,才能更好地进行诊断与治疗;而作为各位酒民,更应该知道哪些情况会使自己面临肯定死于非命、妙手不能回春的死局,果断拒绝,该不喝时就一定不喝!

 

死法1:误吸——一个睡姿,意味着一条生命

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的食物,呕吐时胃内容物容易进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及诱发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搏。故在急诊工作中,常发现一些来院前已经死亡的醉酒病例,在心肺复苏时,常从气管内吸出大量呕吐物,多数是由于误吸所致。

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防止误吸的发生,是“重中之重”。因此,醉酒患者一定不能仰卧位;头一定要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并根据情况,进行插胃管洗胃,进行胃排空措施,后者的目的也是防止发生误吸。

另外,判断胃内容物多少,还可根据正位胸部X线平片,如胃泡消失,常提示患者胃处于充盈状态。

 

死法2:双硫仑样反应——一句叮嘱,意味着一条生命

一些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中,如头孢哌酮,含有N—甲基硫代四唑等基团,后者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从而使乙醛无法降解,蓄积在体内,造成乙醛中毒现象——双硫仑反应,又称双硫醒反应。患者出现面部潮红、诉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心跳、气急、心率加速、血压降低以及嗜睡幻觉等,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在临床上,双硫仑样反应很容易误诊为药物过敏或心脏病发作。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询问近期用药病史[2]。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有:①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以头孢哌酮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最多,最敏感。②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③其它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

其中头孢哌酮属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商品名有:先锋必、利君派同、先抗、先必先、麦道必、赛必欣、赛福必、达诺欣,包括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主要通过胆道排泄;因此肾功能损害者,可用常用量,有肝功能损害者或胆道梗阻者,也可用常用量,因此时肾脏排泄可增加,代偿胆道排泄减少。本品毒性低微,易耐受,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故应注意应用头孢哌酮期间饮酒可能产生的双硫仑样反应。

在应用头孢哌酮期间直至用药后5天内饮酒,皆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停药5天内,患者不能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

含酒精的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和氢化可地松;在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如静脉用硝酸甘油或氢化可地松,也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很容易误诊为药物过敏。如有患者在用药后吃酒芯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复方甘草合剂等,甚至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有学者指出,当患者使用N—甲基硫代四唑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即使用乙醇消毒皮肤或擦洗降温,少量乙醇进入血循环,也可发生此类反应。尤其是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所以医务人员在给患者用此类药物时,尽量不用乙醇消毒,而用聚维酮碘消毒

另外,鲜花保鲜时,在插花的水中常加入酒精,人接触后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或特异质反应,这在临床上也应引起注意。

 

死法3:低体温——条毛毯,意味着一条生命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减少判断力或导致迟缓;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后者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有统计表明,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因此,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无论在院外,还是在急诊科,保温是必要的措施。

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发生冻僵,重者冻亡。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

但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因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即完全“冻僵”而死亡的并不多见,由于其体温散失较快,往往是先于完全“冻僵”之前,就可出现心律失常而死亡。

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应该把体温缓慢地提高到正常水平(每小时提高≤0.6℃)。较迅速地复温往往可引起不可逆性低血压。在温暖的房间里,利用毛毯或其他较高级的绝缘物质可以达到保温之目的。要治疗成功,必须对病人进行细心监护以及对常见并发症有预见能力。

 

死法4:横纹肌溶解——一次翻身,意味着一条生命

饮酒患者常昏睡很长时间,如肢体不活动,长时间压迫部位,也会出现肌肉的缺血坏死,后者可导致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当肢体解除压迫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alcoholicmyopathy),肌肉溶解释放出来的大量坏死物质入血,会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其中大量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常造成肾功能衰竭(acult renal failure),病死率较高。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体长时间受压

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多为长期酗酒者在一次大量饮酒后发生,主要类型有:(1)伴有横纹肌溶解的急性酒精性肌病;(2)急性酒精性肌病伴有低钙血症;(3)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伴低钾血症。其发病机制不清,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酒精和乙醛降低糖酵解酶活性,抑制糖类的代谢;②酒精及代谢产物乙醛对肌细胞有毒性作用使肌鞘膜和线粒体受到毒性损害,线粒体功能紊乱;或阻止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激酶,阻止肌钙蛋白的结合;从而破坏细胞结构,影响细胞运输导致肌细胞损伤;③使骨骼肌的主要氧化基质勱的游离脂肪酸减少;④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磷、低血钙和低血镁等代谢异常以及维生素B族缺乏,使肌肉产生继发性损害;⑤酒中毒病人如有癫痫发作、震颤、谵妄和高热等均可增加躯体活动和肌细胞代谢,导致肌细胞损伤;癫痫发作和肢体受压则可诱发横纹肌溶解。病理表现为肌肉坏死,有或无炎症反应肌纤维再生,Ⅰ型纤维萎缩。

 

死法5:低血糖症——一块饼干,意味着一条生命

酒精性低血糖症是一种因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综合征,是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代谢,增加细胞内氧化型辅酶Ⅰ的消耗而造成的。葡萄糖是脑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糖量有限,仅能维持活动数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能迅速恢复、无永久性后遗症,但若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变性便不可逆转,患者会因长时间低血糖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酒后如出现心悸、多汗、低体温、脉快有力、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应警惕酒精性低血糖症的可能,需及早就医,检测血糖浓度。

预防酒精性低血糖症的关键是饮酒应适量避免空腹或饥饿时饮酒过多过快。可选用低酒精、低含糖量的葡萄酒,一天内摄入酒精不宜超过30克,每周不超过3次。肝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尤其使用磺脲类药物晚上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更不能空腹饮酒。饮酒时一定要适当吃些主食,晚餐饮酒者睡前还应测血糖,若血糖低于4 mmol/L,应为自己加餐,以防在睡眠中因低血糖而昏迷,面包、馒头、饼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死法6:急性胰腺炎——一项化验,意味着一条生命

饮酒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者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脏骤停。因此,酒精中毒患者应常规查血清淀粉酶

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有1/2-2/3的急性胰腺炎与酒精中毒有关。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发作后若不戒酒,也有能完全恢复者。据国外统计,在酗酒中约0.9%-9.5%发生临床型胰腺炎,有17%—45%在病理上有胰腺炎证据。国内酒精性胰腺炎较少见,可能与饮酒量少,习惯慢酌和酒菜同进有关。

酒精可能通过以下数条途径引起急性胰腺炎:(1)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或直接毒害作用;(2)十二指肠内压升高,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3)Oddi氏括约肌痉挛,乳头炎,水肿,导致胰管内压升高;(4)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激发胰腺分泌;(5)从胃吸收,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继而引起十二指肠内胰泌素和促胰酶素分泌,最终导致胰腺分泌亢进等。

 

死法7:心脏急症——一份心电图,意味着一条生命

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此点无需赘述。在急诊工作中,酒精中毒患者需做一份心电图,尤其是老年和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昏睡的饮酒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隐匿的,可以无任何症状[3]。

另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脏损害。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部分病例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且急性酒精对心脏损害程度与中毒的时间和程度呈正比。

 

死法8:脑出血——一次脑CT,意味着一条生命

某患者因深度酒精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在数小时给予相应的积极治疗,但是患者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医生才怀疑是否同时存在其它问题,后颅脑CT显示脑出血。

据估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脑出血,占总死亡率的1.3%

 

死法9:洗胃后低渗——一个细节,意味着一条生命

在酒精中毒的急救中,催吐、洗胃、导泻对清除胃肠道内残留乙醇可有一定作用;但是不主张积极的洗胃。主要理由是酒精吸收很快,洗胃意义不大,有增加误吸的风险,而且洗胃对胃粘膜的刺激可能比酒精还要大[4]。

但是在一些需要胃排空的特殊情况下,如饱餐,同时服用其它毒物等,还是要进行洗胃的。目前多数医院用低渗的清水洗胃,后者可大量入血,从而造成体内的低渗状态,可发生低渗性脑水肿。由于患者处于昏睡状态,脑水肿的体征等临床征象易于忽略,一旦发生脑疝,可发生猝死。故大量洗胃后,预防性应用一些防止发生低渗状态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有可能防止这类猝死的发生

其次,酒精中毒本身也可使脑组织缺血甚至引起脑水肿。其发生机制可能是:①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液高凝状态;酒精中毒可使血小板反跳性成倍增高,也可使纤维蛋白溶解性降低,纤维蛋白自发溶解时间明显延长。大量饮酒还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增加,该物质是强烈的血小板聚集和脑血管收缩剂。因此,酒精中毒可通过多种因素使患者的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和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下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引起脑水肿。②大量饮酒中毒后,酒后常深睡或昏迷,身体处于多种异常姿势和体位,引起颅外血管的压迫,导致脑循环供血进一步障碍。

 

死法10:韦尼克脑病—一种维生素,意味着一条生命

硫胺素(维生素B1)主要从饮食摄取,嗜酒者常以酒代餐,甚至数天不进食;长期嗜酒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小肠黏膜病变使吸收不良,慢性肝病的发生率增加使硫胺贮存、硫胺转化成活性焦磷酸硫胺素的能力下降,导致硫胺摄人不足。焦磷酸硫胺素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辅酶,使丙酮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转酮酶发挥作用,使丙酮酸脱羧转化成乙酰辅酶A,将无氧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使α-酮戊二酸转化成丁二酸,后者也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环节。硫胺或焦磷酸硫胺素缺乏使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不能生成靠葡萄糖氧化产生ATP作为能源,代谢障碍引起脑组织乳酸堆积和酸中毒,干扰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和摄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

韦尼克脑病是一种急性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组成症状有意识障碍(如谵妄)、情感淡漠、迟钝、谵妄、眼肌瘫痪和凝视(第III3对、第IV对颅神经核受损所致)、眼球震颤及平衡紊乱(前庭核受损)、共济失调(小脑皮质受损),和严重的顺行性及逆行性遗忘,有时发生虚构。如不立即采用替代疗法,病人很可能进展为Korsakoff精神病。

病因治疗最为重要,慢性酒中毒患者胃肠吸收不良,B族维生素口服或肌注作用不大,应立即静脉滴注维生素B1 100 mg,持续2周或至患者能进食为止开始治疗的12h内维生素B1静脉滴注的安全剂量可达1g。发病初期,快速非肠道补充维生素B1(硫胺素)可完全恢复。

当体内维生素B1(硫胺素)贮备不足时,补充大量糖类可诱发典型的韦尼克脑病发作是葡萄糖代谢耗尽体内的维生素B1(硫胺素)所致。伴意识障碍的慢性酒中毒、营养不良、低血糖和肝病等患者,静脉输入葡萄糖前应通过非肠道补充维生素B1,防止诱发韦尼克脑病慢性酒中毒所致的韦尼克脑病患者可伴镁缺乏,在依赖硫胺素代谢的几个生化过程中镁是辅助因子,镁缺乏可降低硫胺素的作用使硫胺素缺乏的病情恶化故应补镁。

 

死法11:甲醇中毒——一支乙醇,意味着一条生命

甲醇又称木醇、木酒精,为无色、透明、略有乙醇味的液体,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

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瞻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甲醇中毒的救治可用乙醇,后者可抑制甲醇氧化。通常用5%~10%葡萄糖液加入乙醇,配成10%的乙醇溶液,按每小时100~200 ml速度滴入,使血液中乙醇浓度维持在21.7~32.6 mmol/L(100~150 mg/dl),可连用几天。当血中甲醇浓度低于6.24 mmol/L以下。可停止给药。

 

死法12:醉酒后意外——一次陪伴,意味着一条生命

酒驾引起的车祸是急诊科外伤病人的“祸首”,外科患者占急诊病人的三到五成左右。以往外科患者多是酒驾引起的车祸伤者。

曾有报道某人因喝酒喝过多,点着祭祀的纸钱后就醉得不省人事,火苗窜到自己身上也没有发觉,葬身自家坟地。

也有醉酒后摔倒出现颅脑硬膜外出血、主动脉夹层的病例。

 

死法13: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一份谨慎,意味着一条生命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也称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osmotic myelinolysis syndrome,OMS),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非炎性中枢脱髓鞘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慢性低钠血症时脑细胞已经适应了一种低渗状态,此时一旦给予迅速补钠,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造成脑组织脱水而继发脱髓鞘。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是比较肯定的病因,约占39%。而1986年后低钠血症的过快纠正成为第二大病因,约占21.5%。

Silver等提出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与有机渗透物密切相关,低钠时不仅有电解质的改变,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牛磺酸、甘氨酸)和糖(如肌醇)等有机渗透物也发生改变,快速纠正低钠使细胞内电解质很快恢复,但无法很快纠正丢失的有机渗透物,导致细胞受损和脱髓鞘。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发现,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有机渗透物恢复最慢的脑区域是髓鞘脱失最严重的。酒精中毒及营养不良的患者一般都缺乏有机渗透物,他们便处在一个细胞皱缩的高危环境中,当血钠降低时临近血管的灰质更容易遭到损伤,使脑桥尤易被从血管中渗出的髓鞘毒性物质所损害。

总之,急性酒精中毒至少有上述“十三种死亡方法”,对于医生来说,知道了“为什么”,也就是说摸清其病理生理,如何处理酒精中毒自然就明确啦;对于广大酒民们,建议早日戒酒、回归家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文献

 1、孟庆义. 急诊临床思维[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

 2、孟庆义. 急诊诊断不明患者的最后一项鉴别诊断:急性中毒[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 4(10):747-749.

 3、孟庆义. 主动脉瘤破裂位置诊断方法的探讨[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8,1(1):61-62

 4、孟庆义. 临床思维指南 急诊科典型病例分析[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

本文原作者孟庆义主任为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急诊医学专家

 

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