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

癌症患者与迷幻蘑菇:另类的以毒攻毒疗法

中医从古到今一直重视“以毒攻毒”的理论与实践,多凭经验以各种有毒中草药抗击肿瘤。当代临床医学家张亭栋教授就是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目前砒霜已成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全球指南推荐药物。今天介绍的这个令人脑洞大开的治疗药物,则堪称是西医学界在“以毒攻毒”领域的大胆尝试……

我们经常会从朋友家人那里听说关于癌症患者的传奇故事。例如,某某人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万般无奈之下回到家里,没成想后来莫名好了;同时,还会出现一个某某人的病情并不严重,但是由于郁郁寡欢,最终却离开了人世。还总有人煞有介事地说,癌症患者有多少是自己好的,多少是被治死的,剩下的都是被吓死的

Tags: 

个人基因组学的另一面:遗传却不致病

虽然测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提高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但如果将它以一种个人基因组学的方式,推广到那些还未被诊断出疾病的健康人群时,结果到底是利还是弊还真不好说……11月16日,Nature杂志报道了几个因为个人基因组测序技术而引发担忧、甚至导致医疗危机的案例。这些案例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健康人做基因测序之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测序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或结果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能够或者愿意承受的?


即使是发现相同的基因突变,也可能对有一些人的影响要比其他人更严重。

基因测序能帮助医生挽救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它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如今,市场上基于基因测序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其中针对疾病风险预测的产品越来越多,它们打着预测健康的旗号,吸引了很多人。然而,健康人群在接受基因测序之前,一定要先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Tags: 

美国十大癌症年鉴

人类从来也没有放弃过与癌症的斗争,基因技术的突破也为治疗癌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纽约时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详细地列出了发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同时也对每种癌症进行了细分,并且说明了相应的治疗手段及平均的五年相对存活率。

一场遗传学的革命正在颠覆我们对癌症及其治疗方法的认知,可我们想到癌症通常第一反应还是:“到底是哪儿患了癌症?”

事实证明,这个问题确实挺有用的。传统癌症分类来自于科学家几十年对着显微镜里的染色切片不懈的搜索。他们发现,癌细胞的形态常常可以预示它的行为。于是它们被分成瘪的、翘的、戒指形的、麦片形的,等等,然后分别进行治疗。到如今,就算大夫们已经转向更准确的基因研究,他们还得翻着从前从显微镜里抄出来的那些老黄历开药方。

Tags: 

页面

订阅 RSS - 传道